更新时间:2025-07-29 17:58:45 | 浏览次数:1704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拌混凝土搅拌站非法占用农用地行为持续时间长、处理难度大,严重破坏耕地资源。检察机关紧盯被破坏农用地的修复治理,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职能,经检察建议后仍未有效整改致使公共利益持续受损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并推动开展专项整治,实现农用地的保护和长效治理。
二是有效促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是随机的,需要有调节性电源进行配套。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灵活调整调度运行方式,提升省间互济和资源共享能力。去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专门印发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在推动调节资源规划建设、完善调节资源调用方式、健全调节资源参与市场机制等方面,都安排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通过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调用水平,支撑2025-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有效推动落实中。
因社会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存在侵权主体遗漏的嫌疑,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于2022年7月11日提级办理宜昌市检察院立案的非法采矿损害赔偿民事公益诉讼案,并于同月18日指定武汉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武汉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武汉市检察院经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认为,涉案四家企业非法采矿故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后果严重,检察机关可向多家涉案侵权主体诉请赔偿矿产资源损失、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等,以全面保护社会公共利益。2022年11月17日,武汉市检察院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汉市中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某建工集团、某新材料公司、某康养旅游公司、某房屋公司依法连带承担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及惩罚性赔偿1946余万元、赔偿矿产资源损失9007余万元并赔礼道歉。
2023年11月28日,涪陵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涪陵区检察院诉区林业局行政公益诉讼案。庭审后,区林业局督促重庆市涪陵区某有限公司对案涉林地进行了修复,并取得验收报告。2023年12月29日,涪陵区法院裁定终结诉讼。
“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安全能力的提升。”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认为,从2020年出现基础威胁,2021年出现角色扮演攻击,2022年出现梯度优化攻击,2023年出现多模态攻击、跨模态的威胁,2024年出现智能对抗攻击,到今年出现组合式复杂攻击,人工智能安全威胁呈现复杂化趋势。
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涪陵区检察院对前述案件开展跟进调查时发现,位于涪陵区南沱镇的重庆某建设公司仍非法占用耕地从事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活动。位于涪陵区焦石镇的重庆市涪陵区某有限公司未自行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区林业局也未督促其恢复,仍非法占用林地从事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