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21 08:45:24 | 浏览次数:2862
专项工作在注重整治的同时,同步加强设施供给。一方面,持续优化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布局,挖潜小区内部非机动车停放空间,补充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提高停车便利性;另一方面,优化非机动车通行环境,推动非机动车停放与园林绿化设施相融合,并攻坚推动“学医景商”等具备条件的单位开放内部非机动车停车场,既保障通行安全,又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众多考古新发现让散落在城乡角落的文化印记跨越历史时空重新走进公众视野。康平县段家窝堡西北遗址采集的压印“之”字纹夹砂红陶片,诉说新石器时代的聚落烟火;法库县北窑沟东遗址发现的青铜时代陶纺轮与石斧,再现了下辽河流域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铁西区新中国初期工业管道网,以纵横交错的金属脉络,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研究补上关键拼图。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文化专委会委员、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李海英建议,在高速路、铁路两侧构建“乔木—灌木—地被”复层绿化带,在重点地段打造体现文化特色的绿化彩化带等;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李书鹏建言,培育兼具观赏性和耐旱、抗寒、污染吸附功能的本土植物品种,结合植物学、美学等专业考量凸显“古都风貌”植物文化价值表达等;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贾黎明提出,通过选育常绿植物新品种等方式为冬季的北京“科学增绿”……
2025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长沙同来华出席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开幕式的乌干达总理纳班贾会见,乌干达外长奥东戈等在座。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