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9 09:37:26 | 浏览次数:3015
“水的问题解决不了,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就是空谈。”1971年出生的蒋红明,是土生土长的葛庄人。2017年,葛庄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面对淤塞的河道、发臭的塘浜,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立下誓言:“一定要让葛庄的水重新清起来!”“治理水环境,就像医生看病,要先确诊才能开方子。”蒋红明这样形容他的工作。
沈白高铁横贯辽宁、吉林两省,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430公里。沈白高铁的开通,将沈阳至长白山的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标志着东北东部长期的交通阻隔被打破,白山黑水间再添一条助力振兴的高效通道。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延伸,沈白高铁的开通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以前从南湖到上海浦东参加行业论坛,往返需要大半天,现在乘直升机能节省约一半通勤时间,还能避免高速拥堵。”常往来沪嘉两地的企业家李先生说,这条航线不仅高效,更搭建起长三角低空交通互联互通的“桥梁”。
投身水利实践沃土,在躬身服务中绽放青春光彩。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水利事业尤其如此,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坚守。江都水利枢纽的宏伟工程,凝结着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心血与智慧;宋公堤的蜿蜒屹立,见证了先辈御卤蓄淡、造福苍生的不朽功绩......新时代的水利青年,继承和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治水实践中锤炼意志,在攻坚克难中提升本领。他们或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最真实的水情民情;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获取第一手的观测资料;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将图纸上的线条变为大地上的丰碑......这种扎根实践、知行合一的奋斗姿态,不仅锤炼了青年一代过硬的专业本领,更砥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其真正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现代职场的高要求、快节奏,容易让个体陷入职业耗竭状态: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成就感降低。当一个人反复努力却难见成效时,可能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漩涡,认为无法改变结果,产生无意义感和自我怀疑。而那些“成功突围”“升职加薪”的人,也有可能遭遇一段时间的情绪危机。比如,小李因工作表现优秀被提升为项目经理,但管理工作与之前的技术工作完全不同。他每天忙于协调职场关系、开会,感觉自己不擅长人际管理,逐渐出现焦虑、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