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05:55:26 | 浏览次数:8587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兴冲冲办了健身卡、美容卡,结果商家突然关门跑路,充的钱全都打了水漂。这样的“坑”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正式实施,以后再遇到“卷款跑路”“退卡难”等等这些糟心事,就可以用新规来维权了。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安全与流通是两大核心挑战。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英在论坛中指出,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具有高流动性、低成本复制、报酬递增等特性,对经济发展有着倍增效应。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需充分发挥数据的正外部性,规避负外部性,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中国青年报社《青年茶座》节目聚焦国家电网特高压直流运维领域“往无人处奔赴”的幕后英雄,倾听他们挺膺担当,托举光明的故事。
澳门背靠祖国、立足湾区、面向世界。“澳门是我们对接海外的窗口,可以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帮助内地客户针对国际市场需求进行二次转化,助力内地企业走向世界。”吴鸿祺说,澳门的科技发展具有资金、人才以及国际化平台等独特优势,“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也由此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