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4 05:08:14 | 浏览次数:1584
除此之外,赛龙舟更藏着跨越千年的精神密码,承载着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精神底蕴,这是中国人的精气神,是中华儿女团结拼搏的昂扬精神,必将持续为产业发展赋能。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龙舟经济”的每一次破浪前行,都将是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必将为假日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6月1日电 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端午假期,恰逢“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第二季活动火热开展,铁路部门精心策划,在全国1000余个客运站车组织开展了“我的铁路风景: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文化互动活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务过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最美的风景。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5月30日对媒体表示,俄罗斯代表团将前往伊斯坦布尔,并准备好在6月2日与乌克兰开启第二轮谈判。
李建亮表示,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上,要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例如我们结合华池县当地小米、锅巴等特产,推出供游客体验的特色红军餐、忆苦思甜饭;我们结合当地特色种植的情况,推出了能让游客体验农事的农耕文化亲子体验园区。这些举措带动当地农户、商户增加收入,也成为我们日后做同类开发的宝贵经验。”
央视网消息:各地以赛为媒,奏响文体旅融合新乐章。各具特色的体育赛事不仅点燃运动激情,更串联非遗、市集、美食等文旅场景,催热假日消费市场,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砖瓦房变成了古色古香的庭院。发展机会多了、生活环境好了,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不少周边村民也来咱这务工。”站在新栽的泡桐苗旁,徐亚冲说,“要把更美丽的庭院、更具匠心的古琴展现给大家。”
全国两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强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