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07:10:04 | 浏览次数:8139
15、《关于对二〇〇四年五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成立中哈合作委员会的协定〉进行补充的议定书》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天津北部水域岸线绵长、水深较浅,作为渔业资源与港口资源的交汇区,年进出港船舶达1.5万余艘次,海钓船艇、旅游船舶年运送游客超20万人次,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等民生项目年接待量突破千万人次。复杂的通航环境中,商渔船航道交叉、浅滩暗礁分布、潮汐影响显著,近年来海上险情频发,传统治理模式面临“协作层级粗放、事后处置被动、执法宣教滞后”等挑战。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第一次夜游东宛园,就被惊艳到了。”近日,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冬梅难掩赞叹,她分享说,夜幕下,古建飞檐在园林灯光勾勒中更显韵味,光影交织间,千年风雅与现代美学完美交融。“鼓乐幻城的韵律,大型烟花秀的盛景,每一帧都让人震撼难忘。”
本届峰会最重大的创举是六国元首共同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的原则固定下来,这是六国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条约的签署显示中国同中亚国家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战略协作迈出新步伐、民心相通实现新跨越,将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筑牢根基。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下,六国坚持和合共生,致力于使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和平、和睦、和美的发展沃土。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