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13 12:50:16 | 浏览次数:1277
本届南博会共吸引来自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会,共2510家境内外企业参展、较上届增长14.7%,其中境外企业达942家、较上届增长20.9%,121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参展,参展参会企业量质双升。
余锋认为,中国市场的规模、韧性和创新活力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托,中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等领域展现出的强大活力,也给广大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霍尼韦尔对在中国的持续成长充满信心。
周光指出,中国初创企业普遍面临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来自商业巨头的压力。“能够在商业巨头中存活的关键,就在于拥有先进的独家技术。”他强调,在AI竞争的时代,找到创新与盈利的平衡点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保障企业自身发展,更能吸引更多资金持续流入。
天津港集团物流公司副总经理魏天爱说:“如今,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最快5个小时直抵京津冀水果市场。2025年南美车厘子运输量已突破3万吨。目前,为做优适港产业,天津港集团正加快拓展冷链物流业态,打造更多精品水果快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超图软件董事长宋关福等人,围绕地图泛化与GIS升维、空间智能体创新等话题带来精彩报告,基于空间智能软件技术的丰富实践,为与会者擘画行业数智升级新图景。
携手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符合中欧人权事业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发展人权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这条人权发展道路的一个特征和基本经验就是弘扬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欧盟将人性尊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确定为自身的价值目标。在对内范围内,欧盟制定了《欧盟基本权利宪章》,明确了欧盟及其成员国保障人权的基本义务。在对外关系中,欧盟通过将人权条款纳入贸易、投资、对外援助协定,希冀通过这种方式来推进欧盟认可的人权价值观。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一(例如贡献了全球过半的AI专利,并引领自动驾驶商业化),但其创业生态也面临日益增多的挑战,发展路径持续演变。对此,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宇翔补充道,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并提升抗风险能力。“过去可能更关注研发本身,对产品的盈利性考虑不足,企业需要具备韧性,向价值链上游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