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02:35:47 | 浏览次数:6187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本届大会由复旦大学与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以“历史地理学:多样性与可持续性”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参会。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终身院士阿兰·贝克(Alan Baker)发表视频致辞指出,在上海举办的第18届国际历史地理学家大会,标志着学科国际化进程的又一里程碑。
“提升机械化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解决方案。”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合伙人牛浩哲说,随着“低空经济”持续升温,无人机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支撑。以植保无人机为例,其广泛应用为培育现代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开辟了新路径,特别是在农业数字孪生、智能装备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中国农业正在向更加高效、可持续方向迈进。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日前,由深圳宝安区工商联(总商会)航空业专委会、深圳市航空业协会联合发起的全球无人机出海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同步在曼谷、吉隆坡、莫斯科、里约热内卢、迪拜、中非等六个地区成立海外分中心。中心将作为“中国无人机走向全球的重要载体”,聚焦无人机、机器人等低空AI产品,通过精准对接海外买家需求、整合出海资源链条,为企业提供从市场洞察到品牌推广的全流程支持。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