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1 04:15:45 | 浏览次数:9063
当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恢复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最后一公里”中的难点堵点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国深度游渐兴,入境旅游范围逐渐向部分中国二三线城市扩展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旅游顺便做个体检,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今年初,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创新推出中医焕新之旅、慢病调养之旅等8款国际医疗旅游产品,针对消费者的医疗需求,充分整合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乐城先行区高端精准体检、知名专家诊疗、特许产品服务等特色医疗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国际领先的高品质、个性化医疗旅游服务,加速推动医疗康养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资格赛晋级选手也已全部落位。备受关注的男单项目中,中国澳门选手裴鹏锋将直面现世界第一、国羽男单“一哥”石宇奇。(完)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园园当日做总结发言称,“《滤镜》真正发挥和回归了长剧集的价值,彰显了长剧集的特色优势,凸显了文艺作品的情感抚慰属性。因为作品不是简单提供情感按摩,而是用一种较为极致的叙事将现实思考融入娱乐外壳之中,完成了一部属于当代青年的社会寓言。”(完)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