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00:43:26 | 浏览次数:8543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释放,满足电动汽车快速攀升的充电需求。前8月,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1%。与此同时,大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推动用电量增长。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快看,又有3只江豚露头了!”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员潘小玲举起望远镜,镜头里,江豚正欢快地逐浪嬉戏。江豚的重现,是长江生态改善的生动注脚——这片曾经机器轰鸣的采砂区,如今已是283种植物、167种鸟类栖息的“生态明珠”。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和平不仅是停止枪声,更是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中国第二十三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医疗分队的高妍,身兼妇产科医生、民事官员、性别官员与新闻官员多职。在一次女性专场义诊中,她接诊了一名怀孕4个月的村民。因战争和经济压力,这名孕妇此前从未接受过产检。高妍不仅为她做了全面的超声检查,还耐心讲解孕期护理知识。当屏幕上第一次出现胎儿心跳的画面时,孕妇激动得热泪盈眶。检查完后,她抱着高妍反复说着“谢谢”。这个温暖的瞬间,是中国女军人在维和任务中传递关怀与希望的真实写照。
博物馆也积极打造文化休闲新空间。在三星堆博物馆“堆堆堆”生活馆,这里独具特色的主题书吧与文化复合空间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点一杯咖啡,读一本主题图书,选购一款自己喜爱的文创产品,沉浸式体验“堆式”生活美学,享受惬意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