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3 09:00:31 | 浏览次数:5286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据了解,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由环境、生态、气象、地理、农、林、土壤、地质、海洋、水利、可再生能源11家全国学会,联合生态环境领域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协同创新组织,已连续6年开展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工作,发布科技进展60项。(完)
不少台湾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办得好,就应该治这些‘双标’的政客”“早该如此,‘双标党’(民进党)不让别人在大陆做生意,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
2022年,杨世秀从江苏一家电子厂离职后,决定回家照顾正在上初中的大女儿,也想着在家门口有一份工作。“土地流转出去给公司种瓜,我们也能在瓜地干活,但只有发芽、疏果的时候有活干,一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又要求从早干到晚,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方便请假照顾。”杨世秀坦言,找工作的路并不顺利,内心特别焦虑。
与此同时,加拿大对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出口环比增长2.9%,对中国、英国、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等的出口增幅最大;从美国以外的国家的进口额环比增长8.3%,达创纪录的290亿加元。加拿大从美国之外的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达473亿加元,也创月度历史新高。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