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3 12:49:12 | 浏览次数:0000
泼水狂欢派对将活动推向高潮。在音乐的节奏中,各族村民与游客拿起水盆涌入泼水区,进行泼水“大战”,瞬时水花在空中划出弧线。身穿傣族服饰的游客吴斓笑着说,洋林村新建的泼水广场,非常具有傣族风情。“在傣族,泼水代表传递祝福,希望把吉祥带给每个人。”
1939年2月,日军侵占海口,邱秉衡携家人避居香港、澳门。在澳门,他重操旧业,与人合开“恒安号”盐铺。经济稍宽裕后,他再度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出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澳门工商俱乐部,为抗战捐款捐物;组织救济队救助难民,护送伤员至澳门镜湖医院救治,为抗战提供坚实后援。
广湛高铁2标项目正线全长约10.38公里,含佛山特大桥、高中立交特大桥2座。其中,高中立交特大桥全长约5101米,包括8座连续梁,跨越佛山中心城区。该桥设有全线唯一一段全封闭式声屏障,长度占桥梁全长近50%。
海口9月2日电 (记者 王子谦)记者2日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获悉,自2018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海南省通过多轮专项整治,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处置闲置土地超19万亩。
天津9月2日电 (周亚强 江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2日在天津揭牌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
展陈重点彰显文学、美术、新闻出版、音乐舞蹈、戏剧、学校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际反法西斯友人共九个领域的100多位国内外文化名人,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的历史功勋。其中,包括范长江、胡愈之、孟秋江等推动创办“国际新闻社”的事迹——“国新社”于1938年10月在长沙初创,范长江、胡愈之撤至桂林后开始真正运转,在与香港“国新社”合并后,以桂林总社为中心,凭借庞大的通讯网络,向海内外150余家报社发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一个新闻战斗堡垒。
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主任何钢介绍,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以陈列展示桂林抗战时期文化名人资料及相关历史文物为核心功能,以“桂林城·文化人·抗战魂”为展眼,系统梳理和展现了抗战时期桂林文化界的壮阔历史。基本展陈《永远的旗帜——桂林抗战文化名人专题陈列》,分为《文化堡垒中流砥柱》《名士荟萃文化抗战》《功昭千古精神永存》三个部分共十个单元进行展示。展览采用780张历史图片、121件文物,以及“西南剧展”“岩洞教育”等场景,全面再现抗战时期云集桂林的文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战文化运动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