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9:01:35 | 浏览次数:0669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这个暑假,秦明依然很忙碌。《燃烧的蜂鸟》系列完结篇将在这个夏天和观众见面,“法医秦明系列”的新书与科普书籍也在同步策划中。在影视化方面,改编自《天谴者》的《龙番往事》即将上映,《玩偶》正在拍摄,《燃烧的蜂鸟》也已进入了筹备阶段。
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充沛动能,多年来,中国新闻网始终致力于以网为桥,联结世界,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邀请中外名家大咖,围绕海外对中国的关切话题开展对话,在文明比较中拓展互学互鉴的认知广角;创新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生产方式,在技术创新中丰富文明交流的多元视角;同时积极探索“新闻+”模式,积极打造人文交流平台、公共外交平台,在交心交友中延伸读懂中国的感知触角。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北京亦庄率先打造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据介绍,该4S店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创新性地集机器人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于一体,旨在构建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实现供需两端高效对接与价值转化。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