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09:27:33 | 浏览次数:1814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黑河6月13日电 (闫瑜婧 李雨桐 记者 王琳)黑河市文物保护中心于13日发布消息,在2025年第四次中国文物普查中,黑龙江省黑河市又新发现多处抗战遗址,为深入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6月13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他指出,任何怂恿支持“台独”分子搞分裂的行径,都只会破坏台海和地区和平稳定,也必将引火烧身、自食苦果。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武汉6月13日电 (张芹 卢琪)武汉市政府新闻办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该市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记者从会上获悉,武汉将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危特行业、制造行业、民生行业三类场景的应用。
在这场跨越申遗全周期的对话中,“保护”始终是最高频的词汇。无论是“利用服从于保护”的呼吁,还是“长期主义”“平常心”“价值认知”等关键词,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申遗绝非终点,而是以国际标准强化保护的新起点。而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正在文明的接力中回响不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