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07:12:51 | 浏览次数:8572
北京市海淀区坐拥科学仪器相关企业200余家,包括112家国高新企业,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创新资源丰富;生态完善、全链条协同发展,科学仪器相关企业涵盖核心零部件和整机研发生产、海外代理、委托检测、共享平台、专业媒体、验证测评等各领域,产业生态完善。
蓝博洲介绍,《反殖民的左翼斗士》收录的是他自1987年进入人间出版社工作后,通过田野调查和口述访问所整理的台湾左翼斗士抗争史实,旨在呈现台湾反殖民运动的一个侧面。
在青年学者报告环节,荷兰三角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叶清华介绍其团队在碳循环建模、温室气体监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示气候中和背景下的科学创新路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季永然介绍温室种植研究,分享设施农业在节能增产方面的成果。
在“遗珍市集·匠造万象”宣传展示区,主办方通过打造沉浸式非遗生活场景,让学生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触摸历史脉搏,让非遗从书本里的文字化作可感知的生活温度。
在赤水河边长大的杨梅,从小听着“鸡鸣三省,行路难上天”的感叹,深知交通不便之苦。过去,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两岸民众往来需翻山越岭,耗时4小时。“过去,我们到云南坡头镇赶集,要天不亮出门,走4小时山路。”杨梅回忆说。
崇明区副区长徐慧泉在区情报告中展示了崇明区域发展的蓝图。据介绍,崇明区以“世界级生态岛”为核心定位,着力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与城市建设。崇明区通过“1+1+X+Y”人才新政体系,不断释放强劲引力;通过“生态+产业”“生态+科技”模式,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未来,崇明区将持续深化“生态立岛、产业兴岛”战略,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生态支撑与产业创新样本。
据介绍,今年的遴选推介工作得到了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响应,各级政府部门、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申报有效案例251个,涵盖了政策法规、文物安全、保护管理、考古发掘、博物馆、革命文物、社会文物、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宣传传播、交流合作等方面,覆盖广泛、亮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