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19:59:11 | 浏览次数:3704
《闽商发展报告(2025)》由福州大学、福建省闽商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商业史学会共同研发、编撰。作为中国商帮研究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闽商蓝皮书”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出版多年,成为洞察闽商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海内外闽商中广为传播。(完)
高压清洗机、树枝粉碎机、充电钻、手电筒……宁波制造的机电产品凭借过硬品质,成为中亚家庭的“心头好”。今年1月至5月,宁波向中亚五国出口机电产品22.6亿元,增长39.4%,占整体出口额的八成以上。
杭州6月13日电(张煜欢)在时代变迁下,古老文明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文化遗产又当如何实现可持续传承?6月13日,在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动与共享——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对话”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上,四位深耕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一线的专家围桌探讨,如何让申遗“进行时”的项目汲取“完成时”的经验,进而更好地迈向文明的“将来时”。
南宁6月13日电 (张广权 涂丽莎)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印发《广西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广西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集中建设一批广西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助力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启动实施于2005年8月。当年浙江省委提出实施包括该工程在内的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任务是系统研究浙江的历史成就和当代发展,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蕴、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指导浙江未来的发展。其重点研究“今、古、人、文”四大主题,即围绕浙江当代发展问题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历史文献整理四大板块,开展系统研究,出版系列成果。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杭州始终践行‘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理念,通过数字化改革和系统性保护,推动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高小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探索创新范式,让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融合,使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