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17:04:28 | 浏览次数:6356
当日,早春的气息拂过人群,二十余名打鱼郎肩扛渔具走向江心,粗犷的《捕鱼号子》应和着渔网破水的唰唰声,仿佛重现了达斡尔族先祖在嫩江流域繁衍生息的壮阔图景。随着首网江鱼跃然出水,一条条江鱼在网中翻腾跳跃,岸边的游客举着手机记录这热闹的一幕,飞溅的江水与快门声将这场春捕变成了全民参与的盛典。随后,沸腾的人群顺着鱼香涌向江畔的大铁锅旁,厨师们手持马勺轻搅铁锅,乳白色的鱼汤在嫩江水的熬煮下泛起金黄。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118.5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义乌进出口总值的66.8%。同期,对东盟和欧盟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6.1%和16.5%,对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9%、14.1%和13.7%。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