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8 08:41:38 | 浏览次数:4007
“种菜还要技术员?”起初,面对乡里来的技术指导员,也有村民犯嘀咕。直到从曹海丽口中听到别地教训——现在厂商收菜,都进行农残检测,有农户滥用农药,几车蔬菜都被退了货。
部分高校微专业教学效果参差不齐,面临课时少、课程系统性弱、授课深度浅等问题,需做好精细化、定制化教学。江苏一所省属高校教务部门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对已开设的微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后发现,部分微专业办学效果不尽理想。为保证微专业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微专业授课进行差异化设计,以精细化、定制化教学提升学生修读获得感。
人社局长与毕业生“面对面”做就业指导,国家级职业指导师为学生讲解当前就业形势,并指导他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这是北京市在五所高校试点建设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中的场景,而这样的“专属就业服务包”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搭建了“就业内蒙古”求职招聘平台,实施青年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一人一策就业结对帮扶等精准服务举措,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开端。少年儿童从牙牙学语起就耳濡目染、接受家教,孩子是从家庭、家长、家风开始认识世界的。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今天“原生家庭”频频成为舆论话题,都在强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当前,80后、90后成为“这届家长”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更科学地培养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关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重要的不是让孩子提前跑、早点“卷”,而是让孩子从小汲取能量、积蓄力量,在人生的长跑中,遇到岔路时有方向,爬坡过坎时有勇气。“爱子,教之以义方”。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在家人相处、邻里交往中言传身教,在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时身体力行,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是父母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财富,能够滋养孩子的心性,塑造孩子的举止。用好家风引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养成健康生活情趣,是送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宝贵礼物。
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高凯)6月2日晚,由何冀平编剧,夏淳、顾威、闫锐导演的北京人艺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在首都剧场迎来第600场演出。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当日再谈经典的打造与传承,他表示,“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创作者而言永远重要。
此外,鹿城也拥有不俗的赛事底蕴,不仅成功承办杭州亚运会女足小组赛、全国传统龙舟展示活动、全国国际象棋大师赛等重大赛事,还多次摘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并创成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更培养出潘展乐、徐嘉余、郑思维等多位奥运冠军,展现体育活力与城市魅力。
婴幼儿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专家认为,父母高质量陪伴才是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面对早教产品,有几点需要留意:警惕速成论与夸大承诺,那些宣称能“几天改变孩子”“彻底开发潜能”的,多半是利用家长心理进行夸大宣传;审视“科学”外衣与证据支撑,对“最新科研成果”“权威专家团队研发”等充斥专业术语但缺乏实证数据支撑的宣传材料,应保持高度警惕;避开“不能错过关键期”等焦虑营销话术。